今天是:2018-04-22 星期日 欢迎来到文狐网!
登录
|
注册
帮助中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新锐小说
散文随笔
现代诗歌
古典诗歌
文艺评谈
文狐论坛
书画频道
文狐书城
文狐视频
新手入门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标题
作者
武侠·奇幻推荐
《三国后传》之从化传奇
在武林长者梁羽生、武林盟主金庸、武林怪杰古龙的身影在江湖中日渐缈远之际,刘向...
蜂战(原创首发)
神鼓·鹰龙
复活的度母
愿结来生缘
二刀流全传
柯南迷之情杀
苍灵渡
浣紫袂
咸雪
外星蚁客
热门小说推荐
《闲说宜文化》
有故乡的人,都会有乡愁。无论深浅,但都会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哪怕天涯,哪怕海...
婚姻流水
柳叶儿的困惑
旗袍女
长篇连载
第四章 落轿入洞房苏女隐爱 善举埋隐患局势成危
奏乐之声渐然停止,众人都望着刘霖春,他默立而无相让之意,就在大家以为苏家喜轿必得回转之时,只见轿帘内探出一段白藕般的手臂,掌微握成拳,一个细声道,请御史大人看样东西。
刘霖春略一沉吟,伸手过来,靖瑶便在他掌心按下一物件,正是一锭五两白银。刘霖春乍见,脸色瞬变,冥思片刻,沉声道,落轿。
红彤彤的洞房之内,喜烛高照,新娘端坐喜床之上。巧儿靠近,忐忑道,小姐,今夜老爷会否进房?
他理当问个究竟。盖头低垂,持重的声音散落下淡淡失落。那足边方寸之地,映照着黄的烛光,还有周遭的喜庆,靖瑶望着自己红缎发亮的裙摆,怅然而言,若是老爷叫你下去,便差人速回苏家,一切无虞。巧儿应着,音色甚虚。
话音刚落,门开了,刘霖春进来,无语坐下。
巧儿赶紧行礼,斟上交杯酒,轻声劝饮,刘霖春却不端杯,默然许久,才说,你知道我想娶谁,苏家若要蒙混,我便不会善罢甘休。
大人,既准落轿,又已礼成,为何不揭盖头,看看是否属意之人?新娘声音平缓,无有惧怕。
刘霖春沉吟着起身,揭去了新娘的盖头。通明灯光下,这张脸美丽沉静,掀起眼帘望着他,并无半点怯弱。眼神中特有的犀利之光,倒叫他想起了第一次相见,那良善之后的清傲,略带不屑。心底一动,隐隐有些释然,却仍鼻内低哼一声,幸亏姐妹孪生,苏家倒是聪明,以为送个一样的,我便就此作罢了?
二妹跑了是事实,但大人亦错认,靖瑶禀明家父,既有前因,也是天意,易嫁而来,不知是否大人心仪?新娘话语实在,却也怅然有失。
我且听听你的前因。刘霖春默然着,上下打量着靖瑶。
大人说过,不认识小姐无妨,认识贴身丫环也是一样,巧儿一直都是靖瑶的贴身丫环,绝无欺瞒。话锋一转,那张秀美的脸庞淡然无澜:请恕我直言,大人属意的并非二妹若楠,该是靖瑶。众所周知,苏家抛头露面的,从来都是靖瑶,是日大人在长春巷口所见,也正是小女。
刘霖春仍旧面色漠然,那日洗心寺内,丫环所言是实?
是实。靖瑶又将当日的情况一一道明。
刘霖春听毕,便示意巧儿端酒。交杯酒喝毕,忽又问,第一日相见施馍,你问话三句,都是何言?
靖瑶不答,垂眼望向地面,眼前烛光透亮,她的眼前恍惚又现长春巷口一幕,心头幽叹,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这一刻溢满酸楚,却强自压下,只说,小女眼光谈不上精准,却也不差,终究是一读书的外乡人,只错了一处,大人不可能挨饿,只是不知轮到自身相看,会否应验?
应验何事?刘霖春好奇心陡起。
不知碰上大人,是劫是福?靖瑶幽声。
刘霖春眉毛一挑,饶有兴趣追问:何为劫、福?
若此一邂逅换得真心真情,是为福;若继娶之后,还坚持索要令妹,则是劫。靖瑶抬眼,望向刘春霖,咄咄道,大人,您是弱水只取一瓢,还是园内只觉花少?
刘霖春肃然片刻,忽而大笑,苏家只娶一人,非尔无他。随即折身,一把抱起新娘,走向喜床。
洞房的消息传到苏家,天风堂内一大家子都松了口气,各自散去。镇源转着轮椅,到了前厅,直盯着长匾上的对联发呆。
成亲前夜,镇源房内,烛光晕黄,抹一层柔和在四处,晃动着温暖。靖瑶给镇源试穿守岁新装,纤手扣着前襟。镇源笑道,过年还有些时候,阿姊缘何性急今夜?靖瑶柔声,阿姊怕来不及。镇源又笑,来日方长啊。靖瑶脸上划过一抹隐忍的伤感,淡淡言,阿姊太忙,恐日后在家时日无多。
镇源一惊,顿悟,却强颜嬉语,阿姊缘何自私起来,说话竟不要我了?默然间,冰凉的手指被握住,传来靖瑶掌心的温度:是啊,阿姊太自私。我该记得祖父的遗命,也该懂得,我是苏家的女儿。言毕长叹一声,别脸过去,我去父亲房里了。
阿姊……镇源再叫,靖瑶已离去,孑然的背影拖出默长的冷清。
此刻镇源仰头凝视着鎏金的对联,怔怔无言。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阿姊,我知你心有不甘,但身为苏家女儿,别无选择。
十年前,苏家大宅落成,正厅命名天风堂,那日堂中宾客济济,时年九岁的丁家三公子简诚便曰,李白有诗《估客行》“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言之海客为盐商代称,苏家天风堂应出自此,引众人侧目。五年后在天风堂上,奇铧聚集众盐商子弟,悬赏百两银钱,以正匾“积善向学”四字为横批,求一正堂对联。上百字幅中,挑中丁简诚这幅手书拓写为匾。事后,苏家送去银钱,丁家不受,交往浅浅不过三两回合,奇铧竟深赞丁父舜德为人,也深喜简诚博学。
镇源知道丁家虽是罪官之后,却也是世代书香门第,家风严谨,不同于一般盐商之市侩,更多读书人风骨,因此颇得父亲好感。此刻想到那儒雅俊秀的丁简诚,镇源心头沉重,或许明年长春巷口,仍有善举,往年众人相看,苏家有女,丁家有子,隔街对望,原以为将或有佳话。只是从今后阿姊再不能出现,那粥棚中的翩翩公子,自此便不会再现于阿姊生命的轨迹中了。
时间一晃过了正月,未见朝廷对上税一事有何新政,却传来消息,河南继去年蝗灾之后,灾民流迁陕西,致两地冬粮吃尽,春耕无种,朝廷有心赈灾,奈何国库空虚,无法拨出库银,以充饥民,以侍春种,遂号令举国上下商贾捐银纳钱解此窘境。
刘霖春既想讨得政绩,也想借此推举苏家,便积极游说奇铧以此事出头,一是彰显盐商大义,令朝廷颁新政时顾盐商义举,纳陈情缓上税;二是突出苏家作为及名声,以便日后一统淮盐获取朝廷支持。奇铧思虑再三,忖财来自于民用于民,赈灾亦是善举,遂采纳刘霖春建议,倡众盐商解囊,并带头出资一千万两白银。在短短一个月内,两淮盐商百余人,筹资二千五百万两白银,经由巡道御史刘霖春上交朝廷,用于赈灾。
不日,朝廷嘉奖,刘霖春便邀了奇铧喝酒,直至子夜,两人才尽兴而归。奇铧一入家门,便奔镇源房间,告知喜讯,镇源并无喜色,只轻叹一声,未作他言。奇铧顿觉不妙,反复追问其因,镇源才吐忧虑之情,自古倾囊帮人,人只信其出之皮毛,爹舍以重金,只怕反惹朝廷疑心,盐税或将重征。奇铧心上一挫,酒亦醒了大半,讪讪道,朝廷焉能凭功溯过,过河拆桥?随即自我安慰,即使重征也不在一家,苏家财厚,又有御史撑腰,自能扛过,不定还能照你先前所说,吞并为数不少小商。镇源默然,未做强而妄自求大,根基不牢,恐少顷之间大厦便倾。
奇铧瞪着通红的眼睛,惶然惊觉近段有违低调,隐生不祥之感,心悸之下,谓然长吟,此乃一大善之举,难道圣上没有丝毫体恤怜悯?!镇源冷笑,公议虽在人心,但圣上岂容家财敌国?爹不曾想树大招风,怕只怕,忘了朝廷最易翻脸无情——
仿佛迎头棒喝,奇铧顿时木然,好半天才悻悻然言,上天当佑善举吧。
此乃一丝侥幸,镇源不屑,见父亲脸色煞白,不忍再说,便转口道,但愿如此。
这一夜奇铧通宵辗转,到清晨,思忖良久,事已至此,只得听天由命。当下强自定心,正敛神静气侧脸刮面,预备收拾好了去往店铺,忽地看见盐号管事胡绍平慌慌张张地进来了,张口叫,老爷不好了!周掌门被杀了!
手一抖,剃刀割破了脸颊,血一下涌出来。胡管事手忙脚乱地抬帕来捂,奇铧则垂落两手,半天没有动弹。过了许久才问,怎么回事?
周家老小皆死,无一幸免,真个惨呀。胡管事牙关呲呲寒气倒吸,频频摇头,神态惊惧似不忍卒见道,周家小儿被乱刀砍死,七零八落不见完人……奇铧只觉冷气嗖嗖上窜,顷刻间背心凉湿。这周掌门八个老婆,全无生养,为求子嗣,求神捐庙,到六十有余,居然真得一子,甚为宝贝,保姆保镖一大票,轻易不得人见,至今时还不到五岁,竟然如此惨死!
那胡管事又细细说了一番帮中情况,奇铧顿时心明。青红帮内讧,二掌门林猛杀了周大掌门坐上头把交椅,说是事发突然,其实也早有端倪。青红帮是周叔衡一手创立,在数十年间逐渐发展壮大,吞并了几个帮派,最终成为两淮最大黑帮。林猛正是当年水帮老大,投在青红帮门下,虽然出身小帮派,但林猛为人心机深重,性情狡诈,短短十年不到就位居帮中重要地位,后其推行铁腕手段,更是让青红帮成为江湖上说一不二的霸主,甚至官员行事也要顾忌三分,其便一跃而成为二掌门。近些年由于周掌门年岁渐大,萌生归隐之心,帮中大小事务便归为林猛管理,名义上周大掌门主事,其实帮中大权已经落入林猛手中。若周掌门无后,这青红帮该是林猛接手,要论心狠和手段,谁都比不过林猛,可是周掌门竟然有了儿子,且据说还天资聪慧,对林猛威胁甚大,因此乘周掌门年老疏于帮务,小儿还未长成便痛下杀手,是意料之中的。
这对奇铧来说,绝对是惊天轰雷。要说苏家与林猛的梁子,早在水帮时期就已结下。林猛在漕河中劫了苏家的货,苏畅群跟周叔衡私交甚好,便向青红帮求救,当时青红帮的声势正如日中天,水帮迫于压力,只得无条件放货,林猛一直视此为败局,深感羞辱,难以释怀。后加入青红帮,眼见苏家财大,几番动心,欲除之而后快,奈何周掌门制止,终不能下手,恨心渐重。
奇铧深知,这次周掌门出事,林猛堂而皇之上位,定然是筹谋已久,帮中各舵估计早就换血,以后青红帮跟苏家不会再有所谓的相安无事,恰然相反的是,不论是以林猛一贯做派,还是清算旧怨新恨用以立威,亦或是为了妹夫詹善贵的盐号生意一支独大,要杀一儆百,首当其冲的只能是苏家。
山雨欲来风满楼,此刻奇铧已感知乌云蔽日,无法心安,在家如坐针毡,思量半日,去找镇源,偏不巧,镇源一大早便去洗心寺了,奇铧感慨嫁了靖瑶,紧急时刻相商之人全无,末了不敢耽误,把妻子叫来,如此这般地叮嘱了一番,便急急去了御史府。
奇铧前脚刚走,后脚苏太太便同徐管家一道,按照吩咐,把后院地窖打开,搬出沉甸甸的几十个大箱子,上了青蓬马车,径直拖去了吴家钱庄。
吴新义正在柜上理帐,听说亲家太太来了,赶紧叫上老婆一道出迎,一进后院,只看见一溜青蓬马车排着,家什不少,苏太太一脸肃色,遂拉进屋内问个究竟,原是跟早上青红帮事件有关,奇铧因前事旧怨,怕林猛报复,闻讯十万火急转移财产,要将三百万两黄金存于吴家钱庄。
事大如此,吴太太哪里见过这般阵势,听得脑袋发蒙,一时无言,吴新义阅历颇丰,稳着好言安抚,苏太太这才稍稍缓和,正端了茶喝,猛听外头大喊:“姑妈!”
苏太太一激灵,听出系侄子杨双,正想着他跟礼杨从来寸步不离,这会该在从巨阳回程的路上,缘何跟到了吴家?当下正心惊肉跳,房门就被推开,杨双一头汗水扑进来:“礼杨被绑了——”
“啪”一声,杯盏落地,苏太太登时瘫软在地。
返回目录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密码:
[
注册
]